当前位置:

朝鲜进行战略巡航导弹发射训练 金正恩观摩训练

(图1)

成绩喜人!19岁小将被赞“刘翔接班人”,多位新星集体爆发夺冠******

2025年全国田径锦标赛在浙江衢州落下帷幕。本次比赛,中国田径健儿在多个单项大放异彩,取得多项历史突破!年仅17岁的浙江小将严子怡在女子标枪决赛中投出65米89的成绩,一举打破世界青年纪录。女子链球比赛,张家乐以77米24刷新世界青年纪录。刘凯在男子400米项目跑出45秒06的成绩,打破了尘封8年的全国纪录,吴瑞庭则是在男子三级跳远比赛中以17米68打破亚洲纪录。



此外,19岁的陈圆将在男子110米栏决赛中以13秒18夺冠,在实现个人新突破的同时也刷新了本赛季全国最好成绩。据悉,陈圆将的这一成绩已达标东京世锦赛,他是继刘翔、谢文骏之后,第三位达此高度的中国田径运动员。莫家蝶在女子400米项目以51秒74夺冠,同时在女子400米栏比赛跑出54秒65,直接达标东京世锦赛。

至此,莫家蝶在400米栏项目实现了5连冠,并且在女子400米赛场完成两连冠,单项赛实现七连冠。



本次在浙江举行的2025年全国田径锦标赛共设38个单项,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共1400余名运动员、教练员参加。其中,男女100米和200米、男子110米栏、女子100米栏、跳远、铅球、标枪等项目备受外界关注。女子100米栏赛场,吴艳妮和林雨薇的巅峰对决无疑是最大看点。预赛阶段,两人均顺利完赛,获得决赛入场券。决赛中,林雨薇在撞线时意外摔倒,最终以13秒29收获一枚铜牌,吴艳妮在这场强强对决中笑到最后,获得冠军。



不过,她在决赛跑出的13秒15的成绩未达标东京世锦赛。男子110米栏项目,2006年出生的陈圆将横空出世,让人眼前一亮。决赛中,陈圆将从起跑、攻栏,到栏与栏衔接、冲刺,几个环节均表现出色,最终以13秒18的成绩夺冠,这一成绩不仅达标东京世锦赛,也是中国田径男子110米栏项目近年来的最好成绩。



有网友表示,陈圆将的运动生涯仍处于上升期,期待他在将来能够达到刘翔的高度。除陈圆将之外,还有不少中国小将在本次全国田径锦标赛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女子标枪项目,来自浙江的小姑娘严子怡展现出极佳状态,决赛更是以65米89的成绩打破世界青年纪录。张家乐在女子链球决赛以77米24打破世界青年纪录,陈妤颉则是在女子200米决赛以23秒21夺冠。网友感叹:他们是中国队的未来!

(罗掌柜)

未来之星排球大师赛下周开赛,奥运冠军寄语以享受比赛为主******

新京报讯(记者孙海光)记者8月6日从北京市排球运动管理中心获悉,2025年北京未来之星排球大师赛将于8月13日至17日在光彩体育馆举行,共有来自全国16支女子U16队伍参赛。女排奥运冠军刘晓彤、中国男排队长江川等人均表示,这个年龄段队员更多是以享受比赛为主,希望大家借助赛事平台,提高竞技水平的同时,维持对排球的热爱,为中国排球储备更多的后备力量。

未来之星排球大师赛是北京市青少年三大球公开赛之一,也是一项聚焦青少年排球发展的全新赛事。旨在通过搭建跨省交流平台,助力球员实现技战术水平与综合素质的双向提升,为排球运动储备力量。

比赛共吸引了来自全国12个省、市、自治区的16支女子青少年排球队参赛。16支队伍通过抽签分为A、B两组,先进行分组循环赛,再通过交叉赛决出最终名次。其中,循环赛为三局两胜制,半决赛、交叉赛和决赛均采取五局三胜制。

目前,国内青少年排球赛事并不多,此次未来之星排球大师赛给青少年球员提供了一次交流的好机会。比赛将在木樨园体校光彩体育馆进行,木樨园体校副校长、女排奥运冠军刘晓彤表示,组委会把赛事相关细节都想到了,为的就是让运动员没有后顾之忧,充分发挥出自己的实力。

从国家体育总局到北京市体育局,都非常重视青训体系的建设,也在逐步完善青少年赛事体系。刘晓彤向记者介绍,自己是从校队(北京一零一中学)出来的,青少年时期的这段排球经历对后续打专业有很大帮助。在刘晓彤看来,项目普及和打专业是有区分的。U16这个年龄段更多是普及,希望更多人参与进来,给中国排球储备更多后备人才。

北京女排主教练匡琦、队员金烨和王云蕗,以及北京男排队员、中国男排队长江川等人,也结合各自成长经历,对即将参加此次比赛的青少年球员送上寄语。江川表示,U系列这个年龄段更多是以乐趣和爱好为主,希望队员们能享受比赛,在场上不要害怕失误,尽情发挥就好,“我们以前没有这么多比赛,也没有这么好的场地,现在这些小球员赶上了好时候,希望她们发挥出自己的特点,尽快成长起来,为北京排球、中国排球作出贡献。”

即将代表北京女排参赛的小将杨璐菡表示,希望通过比赛积累经验,为自己今后走职业打基础,“日常训练是为了打好基本功,比赛是为了有更好的球感,增强拼搏意识,增长阅历,我们会拿出所有真才实学去跟对方切磋,相互学习。”


小将杨璐菡希望通过比赛增长阅历。 新京报记者 孙海光 摄

编辑 张牵

校对 陈荻雁

相关新闻

RELATED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