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充电桩达1610万个 县域覆盖率97%******
图:深圳致力打造“超充之城”,“一杯咖啡,满电出发”的标语在深圳随处可见。/新华社
【大公报讯】据新华社报道:国家能源局7月31日发布的信息显示,截至6月底,内地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充电枪)总数已达到1610万个。
其中,公共充电设施(充电枪)409.6万个,私人充电设施(充电枪)1200.4万个;充电设施县域覆盖率达到97.08%,乡镇覆盖率达到80.02%。今年上半年,全国新能源汽车总充电量达549.23亿千瓦时。
据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副司长刘明阳介绍,为实现全国充电设施建设运行数据静态可追溯、动态可更新,国家能源局优化和调整充电设施数据统计口径,今后将按照月度向全社会发布充电设施数据。
上半年再生能源新增装机翻番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潘慧敏当日召开的国家能源局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今年上半年,全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2.68亿千瓦,同比增长99.3%,约占新增装机的91.5%。其中,水电新增393万千瓦,风电新增5139万千瓦,太阳能发电新增2.12亿千瓦,生物质发电新增71万千瓦。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达到21.59亿千瓦,同比增长30.6%,约占中国总装机的59.2%。
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副司长边广琦在发布会上表示,今年上半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9491万千瓦/2.22亿千瓦时,较2024年底增长约29%,新型储能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态势。
此外,会上发布的《中国新型储能发展报告(2025)》显示,截至2024年底,中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占全球总装机比例超过40%,新型储能技术路线“百花齐放”,涵盖全球工程应用的主要技术路线,调度运用水平稳步提高,有力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央媒集中展示强军重器 洲际导弹射南太 福建舰电弹“飞鲨”******
图:2024年9月,火箭军向南太平洋公海海域成功发射洲际弹道导弹。
八一建军节前夕,央媒集中展示了一批强军重器,首次披露了诸多信息:福建舰已完成“飞鲨”歼-15T电磁弹射试验,新型战略核潜艇执行远洋巡航,洲际导弹直射南太平洋海域。武器装备水平的跃升,为解放军遂行使命提供了坚实保障。
武器装备是军队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军事斗争准备的重要基础。一系列强军重器的加速入列、更新换代、实战演练,多维度提高作战效能,成为维护国家主权利益、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的重要支撑。
在央视及解放军相关新媒体的纪录片中,诸多强军重器集中亮相。其中,2024年9月火箭军向南太平洋公海海域成功发射洲际弹道导弹,也公布了更多相关画面。
火箭军出动8轴16轮越野型运载起竖发射一体车,机动到野外地带,精确设定相关参数,启动发射接通,人员撤离发射车。导弹飞出发射筒,最终准确落入数千公里之外的目标海域。“攻坚号令就是军令状,必须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导弹飞出发射筒的那一刻,这家伙飞得有多远、打得有多准,我们的祖国和人民就有多稳当!”火箭军某旅官兵赵静说。
去年发射的东风-31AG导弹,在2017年庆祝建军90周年朱日和阅兵时首次公开亮相。而近年来的历次阅兵,都有新型号导弹发布。2015年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核常兼备的“关岛快递”东风-26亮相;2019年国庆70周年阅兵,首次展示了东风-41洲际导弹和东风-17高超声速导弹。这让今年9月3日抗战胜利80周年备受期待。不同型号的“东风”,成为战略威慑的大国长剑。
福建舰完成服役前关键一步
此外,纪录片首次证实了福建舰航母已经开展了舰载战斗机电磁弹射试验,并披露了相关流程和场景。
截至今年5月份,福建舰在一年时间内已经进行了8次海试,检验了动力、电力、控制、保障等不同系统的性能。根据此次披露,福建舰在电磁弹射试验中,直-9搜救直升机提前起飞,甲板清理排查,牵引杆连接弹射器,指挥室发出“二号位允许起飞”指令,平直甲板上歼-15T的巨大投影掠过。航空母舰、舰载战机、电磁弹射系统,三者首次实现完美组合运用,完成了福建舰正式服役前的关键一步。
这也检验了国产电磁弹射系统的可靠性能。电磁弹射拥有能量调节灵活的优势,能够高效快速弹射不同类型、不同规格的机型。歼-15T顺利完成电弹试验,也为后续歼-35隐身战机、空警-600预警机、攻击-11无人机的弹射,奠定良好基础。而且,电磁弹射不仅应用于航空母舰,未来也将成为076型两栖攻击舰四川舰的标准配置,推动海军作战体系的进一步丰富。
战略核潜 抵达更多未到海域
而在首次披露的新型潜艇执行远航任务的画面中,潜艇兵演练了深海封舱堵漏、静舵巡航等高难度课目。在训练中,模拟演练进入敌军反潜封锁区,全艇进入一级静音管控,为了降低噪声,灶上停火,造水机停机,进行静舵巡航。依靠严格的实战化训练,抵达了许多以前没有到过的海域,确保战争打响时将导弹打出去。从外形上看,该型潜艇就是094A型战略核潜艇,是解放军现役最先进的潜艇,能够发射射程达1.4万公里的巨浪-3型洲际导弹,是海上战略威慑的核心。
央视还首次披露了歼-20飞越对马海峡,前出日本海的消息。对马海峡位于朝鲜半岛与日本列岛之间,是东北亚的重要战略通道。与以往日、美总是第一时间公布侦测到的中国舰机活动轨迹不同,此前外军从未发布有关歼-20飞越对马海峡的消息。这从侧面表明,歼-20凭卓越隐身性能躲过了外军防空系统的搜索侦测,真正形成了战斗力。
洲际弹道导弹发射Q&A
问:解放军现役洲际弹道导弹有哪些?
答:2019年国庆阅兵中,战略打击模块由7个型号导弹方队组成,其中东风-31甲改核导弹、东风-5B核导弹、东风-41核导弹都是射程上万公里的洲际弹道导弹,而巨浪-2潜射洲际导弹也能达到8000公里以上。巨浪-3潜射导弹虽然未有亮相,但其射程较巨浪-2更远。
问:何谓全射程测试?
答:环顾现代军备发展,碍于洲际导弹射程超越几乎所有国家的国土范围,因此往往以调高弹道、缩减射程形式试验。全射程测试则是以正常弹道,往国土外的公海发射,一般而言要给周边国家提前通报,并派舰队赴落点回收相关物料,可以检验导弹的远距离飞行性能和可靠性。
问:液体与固体燃料之别?
答:东风-5系列采液体燃料火箭发动机,东风-31系列和东风-41采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液体燃料通常在导弹发射之前加注,需要较长准备时间,而固体燃料黏结在导弹弹体之内,可实现快速发射。但液体燃料火箭发动机有推力大且易于调节推力大小、综合成本低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