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亲身体验/燃放“情人伞烟花” 港生惊喜连连

(图1)

专家解读/剥削童工? 律师:应属勤工俭学******

  “跑楼小孩”的性质是勤工俭学,还是童工?广东恩典律师事务所刘华斌律师表示,勤工俭学的属性是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劳动技能和实践能力,在教育性、辅助性岗位(如校内助理、公益服务)或与所学专业紧密相关的岗位上实践。若劳动内容超出教育范畴或从事高危、超强度或营利性生产劳动,即属变相童工剥削。“从‘跑楼小孩’的报道上来看,这一代送行为应该属于勤工俭学的范畴。”

  刘华斌表示,根据《关于贯彻执行〈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2条“在校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助学,不视为就业,未建立劳动关系,可不签劳动合同”的规定,学生与企业不构成劳动关系,学生受伤时,不适用《工伤保险条例》的工伤范畴。但双方构成劳务关系,故适用《民法典》侵权责任即第1165条或第1192条,按“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处理,依据行为人过错比例划分责任。“学生作为与企业平等的民事主体,可通过《民法典》主张报酬请求权和安全受保障权。”

话你知/萍乡 “辣”名远播******

  距今8000多年前开始,美洲人就将野生辣椒用作烹调佐料。辣椒传入中国的时间可以追溯到明代后期(16世纪末)。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萍乡知县胥绳武重新修篡《萍乡县志》,该书《物产志.蔬类》一节中首次提到当地产“秦椒”,即辣椒。此后,辣椒在萍乡逐渐普及。到晚清时期,从乡贤文廷式的诗句“暑风椒气卒”,“堆盘买得迎年菜,但喜红椒一味辛”可知,辣椒在萍乡已被大规模广泛种植。至民国,刘洪修撰的《昭萍志略》对辣椒种类及萍乡民众喜食辣椒的情况有着详细记载,如“邑人最喜食之,几于无某不加入”,这充分证明萍乡食辣传统源远流长,为萍乡辣文化奠定了深厚基础。

  2024年10月,萍乡通过“中国生态美食地标辣文化之都”生态区域公用品牌评定,以辣之名,晋升辣界顶流“中国辣都”。2025年1月“安源红椒”品牌发布,辣红安源1号、辣红安源2号、萍辣9901、萍辣3号、萍椒19号、萍椒3号6款“安源红椒”揭开神秘面纱,诉说着安源的热情与活力,传承着“义无反顾,团结齐心,勇于斗争,敢为人先”的安源精神。\大公报实习记者曹雪童

相关新闻

RELATED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