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脏看什么都脏!吴艳妮刚夺冠,就被运动短裤戳穿“恶俗趣味”******
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独立思考撰写的原创内容,文中引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悉知。
前言
竞技体育向来充满挑战,然而谁又能预料到成名之后会遭遇如此多的非议。原本纯粹的运动舞台,如今却频频被场外因素干扰,这恰好印证了“人红是非多”这句话。
吴艳妮
就在全锦赛刚刚落幕之际,吴艳妮刚刚摘得金牌,舆论场却迅速分裂,各种声音纷至沓来,而关于运动短裤的讨论更是揭开了体育圈内潜藏的偏见。
也让我们看清了一个现实:心若不净,眼中所见皆是污浊。一件再平常不过的竞技装备,竟被某些人解读为“道德问题”的象征。
那么,吴艳妮夺冠后到底发生了什么?这条运动短裤又为何引发如此大的争议?
吴艳妮
紧身裤风波
吴艳妮身穿黑色三角紧身裤早已不是第一次引发讨论,早在三月份的全国田径锦标赛中,这套装备就曾将她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
一部分人认为这是专业运动员为了提升表现所做出的合理选择,而另一部分人则搬出“不雅观”“不合适”等老套说辞,甚至将亚军选手宽松的短裤作为所谓的“正面教材”。
网友评论
专业运动员的装备选择从来不是随心所欲的,这种窄边设计能够有效降低20%以上的风阻,而特殊材质则有助于减少皮肤摩擦。在争分夺秒的跨栏比赛中,0.01秒的差距就可能决定冠军归属。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同样的服装出现在男子短跑项目中却无人质疑,而一旦穿在女性运动员身上,就变成了“审美问题”。
一些人嘴上高喊“体育精神”,眼睛却紧盯着运动员的穿着,这种选择性关注,堪称网络时代的荒诞行为艺术。
网友评论
面对如潮水般的质疑,吴艳妮选择了最直接的方式回应——用成绩说话。
在年初的南京室内世锦赛上,她两次刷新全国纪录,虽然最终以微弱差距无缘决赛,但她的世界排名已超越日本名将田中佑美,成功登顶亚洲第一。
这份耀眼成绩的背后,是近乎苛刻的训练节奏,是不断减重的痛苦,甚至包括剪去长发,以更清爽的短发造型迎接比赛。
网友评论
她在采访中坦言,一旦踏上赛道,她只相信实力,并强调每个人都有追求美的自由。
即使她已斩获多项荣誉,外界的批评却从未停止。她在成都音乐节穿着牛仔短裤被指“大腿不够纤细”,在赛场化妆被讽刺“摘下首饰能快0.15秒”。
仿佛在这些人眼中,女运动员的首要任务不是比赛,而是满足他们对“运动员形象”的刻板期待。
吴艳妮
当人们讨论男运动员的力量与爆发力时,却只盯着女运动员的“腿围”,这种双重标准,堪称体育界最具讽刺性的“选择性失明”。
而这次全锦赛发生的事情更是将吴艳妮推向风口浪尖,舆论热度持续上升,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冠军的胸怀。
吴艳妮
冠军的谦卑
8月4日的全锦赛100米栏决赛是在雨中进行的一场较量,刘景扬在倒数第三栏意外摔倒,林雨薇带伤完成比赛。
吴艳妮冲过终点后并未庆祝,而是第一时间向观众鞠躬致谢。
颁奖台上,她咬住金牌,神情凝重,面对采访她坦言,13秒15的成绩虽然让她夺冠,但她并不开心,因为比赛强度太低。
吴艳妮
她甚至公开表示,如果刘景扬没有失误,这场比赛的冠军理应属于对方。
这种清醒的自我认知,正是顶尖运动员最可贵的品质之一。她追求的不是侥幸取胜,而是在高强度对抗中突破自我极限。
吴艳妮
舆论总是在意想不到的方向发酵,有人质疑说如果刘景扬没摔倒,吴艳妮根本拿不到金牌,仿佛她只是“捡漏”成功。
更有甚者声称她现在心思根本不在训练上,每次比赛妆容都不一样,仿佛她的任务不是跨栏,而是走秀。
吴艳妮
这些网络言论直接否定了一个优秀运动员的努力,但也有不少网友站出来为她发声。
如果没有吴艳妮,跨栏这个项目很难引起如此大的关注,上一个引发全民热议的跨栏选手,还是刘翔。
网友评论
本赛季她原本的目标是刷新全国纪录,但伤病却成为最大阻碍。5月长三角钻石赛她带伤跑出12秒96,亚锦赛以13秒07摘得铜牌。
而一些人却热衷于对她穿着指指点点,忽视她在赛场上展现出的竞技精神,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实在令人无语。
在这些争议中,另一个名字也频繁被提及,那就是夏思凝。
网友评论
被审判的女性身体
有网友推测,如今攻击吴艳妮的人,很可能就是当年批评夏思凝的那批人,仿佛他们有资格对别人评头论足。
事实上,吴艳妮的遭遇并非孤例,夏思凝曾因“短裤太短”遭受网络暴力,郑钦文因穿瑜伽裤训练被批“不体面”。
更令人费解的是流量至上的扭曲逻辑,某平台数据显示,吴艳妮相关话题播放量高达数亿次,其中“穿搭”和“妆容”成为主要讨论点。
吴艳妮
商家嗅到热度推出“同款战袍”,粉丝热衷于打榜刷数据,甚至有人喊出“看跨栏不如看脸”的荒谬口号。
当体育新闻变成“时尚点评”,人们真正关注的是竞技水平,还是满足自己的道德优越感?
吴艳妮
13秒15的成绩放在过去五年全国锦标赛中足以排进前三,横向对比同期日本选手,能领先冠军0.3秒,即便放在奥运赛场,也具备晋级半决赛的实力。
但这些数据在“紧身裤争议”面前却显得微不足道。颁奖台上,没人知道吴艳妮咬住金牌时内心在想些什么。
吴艳妮
这个从四川小城走出的女孩,经历过抢跑风波,承受过网络暴力,却始终坚守对竞技的热爱。
正如她所说:“必须经历别人无法承受的,才能站在别人无法企及的位置。”
当流量如聚光灯般聚焦于一人,体育精神正在阴影中艰难喘息。真正的胜利,永远属于那些在偏见中依然敢于跨越栏架的人。
吴艳妮
结语
吴艳妮的经历也提醒我们:不要轻易用自己的标准去评判任何一位运动员,躲在屏幕后的人算不上真正的评论者。
而她的个性表达,正是对自我信念的坚持。吴艳妮的“坚持自我”与奖牌荣誉,用实力向我们证明:自信不是狂妄,而是源自实力的底气。
吴艳妮
希望网络环境能给予运动员更多包容,他们承受的训练强度是我们难以想象的,也不要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每一位运动员。
我们期待所有运动员都能在赛场上展现风采,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迎接每一次胜利。面对吴艳妮此次引发的争议,你又持怎样的观点?
信息来源:吴艳妮 2025-08-05 从2015年至今,在一起比赛十年了很高兴现在还能在赛场上一较高低不同的性格
信息来源:咪咕体育 2025-08-05 恭喜吴艳妮13秒15夺得全锦赛100米栏冠军,成功卫冕!
信息来源:潮新闻 2025-08-05 13秒15,吴艳妮全锦赛100米栏夺金,成功卫冕!
2025世界斯诺克•上海大师赛落幕,冠军是他……******
8月3日晚,“上海之夏”国际消费季重点活动之一的2025世界斯诺克·上海大师赛在卢湾体育馆圆满落幕。最后的焦点之战在凯伦·威尔逊和阿里·卡特之间进行。最终,经过20局大战,凯伦·威尔逊以11-9战胜对手,获得冠军,这也是他自2015年夺冠后再度捧杯。而张安达也凭借在与丁俊晖“中国德比”中轰出的一杆147,成功将单杆最高分奖收入囊中。
世界职业比利与斯诺克协会主席福泽盛、中国台球协会副主席赵力平、世界斯诺克有限公司商务总监彼得·赖特、中国东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万庆朝、上海市黄浦区副区长袁园、上海久事(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樊建林、上海银行副行长俞敏华、上海市体育总会秘书长章璐等与2025世界斯诺克·上海大师赛超级挚友潘晓婷出席颁奖仪式。
本届赛事不仅是顶级较量的赛场,更是在文旅商体展深度融合背景下的一项城中盛事。今年,比赛首次来到黄浦区久负盛名的卢湾体育馆,凭借周边成熟商圈与便捷交通,打造了极具特色的“体育生活圈”。通过一系列附加高端增值服务的特色产品,将酒店住宿、官方活动、赛事纪念品与现场观赛互相结合,让观众在感受巅峰对决的同时,还能借此探访上海的地标与人文景致,解锁“体旅融合”的一站式体验。
外滩英迪格酒店相关负责人介绍,赛事举办期间,酒店预定量有个明显的上升,“我们因为大师赛直接带来的团队入住的数量超过了600间,超过50万元的客房直接收入,同时赛事特别推出的“观赛+酒店”套票,就是客人去现场看比赛,同时住在我们酒店,这个一共销售了74套,带来近60万的收入,客房入住率较去年同期增长11%。同时酒店餐饮部针对今年的斯诺克上海大师赛也推出了一些联名的下午茶、酒水套餐等,深受入住球员及球迷喜爱,餐饮板块实现收入近10万元,整体来说给酒店带来70万的收入。这次也有很多忠实球迷,非常热情,就是为了追这些球星而预订了我们的房间,球员和这些球迷,大家都保持了很友好的互动。”
比赛间隙,纪念品商店人头攒动、“必胜客”展位前球迷专属套餐持续热销,现场的氛围也极大提升了观众的参与感和观赛热情,展现了赛事期间的综合消费新场景。据统计,赛事七天到场观赛人数再创新高,其中超半数观众来自上海以外地区,赛事纪念品销售额同比增长70%,成为暑期经济新亮点。
开赛前夜,斯诺克大师们登船畅游浦江、欣赏两岸美景;比赛前夕,“火箭”奥沙利文与赛事超级挚友潘晓婷同游上海,漫步黄浦街头、感受沪上风情,当海派文化与城市景观彼此呼应、别样景致将城市地标与体育形象深度绑定,越来越多的人正在“因一场赛事而爱上一座城”。
作为国内最高级别的斯诺克赛事之一,今年的世界斯诺克·上海大师赛可谓高潮迭起。世界排名前16的选手中有5位来自中国,他们与其他4位中国最具实力的选手和4名外卡选手一起强势集结,在方寸间尽显中国斯诺克实力。开赛首日,张安达以6-5击败袁思俊,率先赢下德比,此后他虽然憾负丁俊晖,但一杆干净利落的147也让现场观众不虚此行。而肖国栋在战胜雷佩凡后,面对历史交锋处于劣势的情况,以6-4战胜5号种子约翰·希金斯,为中国军团注入一针强心剂。
而本次赛事2号种子,中国首位,也是亚洲首位世锦赛冠军赵心童更是万众瞩目,他先轻松战胜克里斯·韦克林,又在与丁俊晖的“传承之战”中大放异彩,成功跻身四强。这场对决留下的不只是胜负,细节之处更展现了斯诺克运动在中国发展的盛景。此外,赛会五冠王罗尼·奥沙利文与凯伦·威尔逊也上演了精彩较量。在对手下半场的压制下,“火箭”最终无法“升空”,而凯伦·威尔逊此后更是战胜赵心童,以完美姿态晋级决赛。
从2007年赛事创立到如今成为“上海之夏”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斯诺克·上海大师赛一路走来,已经成长为球迷心目中重要的城市印记。多年成功办赛,也得益于各合作伙伴的鼎力支持。今年,上海银行作为主要赞助商,继续携手赛事方助推斯诺克运动在中国不断发展壮大。比赛之余,希金斯来到孩子们身边,以“星光”照亮“放心家园·安心暑托班”的课堂,活动为更多青少年提供感受体育魅力和世界冠军风采的平台,在他们心中播下兴趣的种子。
盛夏时节,全球斯诺克爱好者正相聚上海,共享体坛盛宴。世界职业比利与斯诺克协会主席福泽盛感叹上海大师赛的特别之处,在他看来,这项赛事已经形成了独特的品牌。而这场汇聚了全球顶尖斯诺克选手的比赛,不仅是一场体育竞技的盛会,更是一次对赛事经济的深度挖掘与创新实践。未来,世界斯诺克·上海大师赛将继续依托上海的国际化平台优势,以更科学的赛事布局、更丰富的城市场景和更优质的观众体验,助力上海打造国际一流体育赛事之都,实现体育赛事与城市发展的“双向奔赴”。
记者 / 邵林峰 瞿煌俊
编辑 / 孙超慧 李伽钵
资料 / 斯诺克上海大师赛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微信
黄/浦/进/行/时
1.
2